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活动掠影

载梦起航,从这里走向世界——海外教育学院2021迎新和入学教育全景回顾

发布时间:2021-09-14 | 浏览人次:

9月4日,海外教育学院2021级新生如期而至。学院高度重视迎新工作,坚持高起点、品牌化建设思路,组织专题讲座学习借鉴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等宝贵经验,成立迎新和入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迎新和入学教育工作方案和详细分工,突出“从这里走向世界”迎新和入学教育工作主题,召开国合处、海教院和三个国别交流中心迎新工作会议,充分考虑疫情防控特点,落实学校超前迎新、超值服务、温暖备至的迎新工作要求,充分体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发挥国际化高校合作及国际化师资、校内多学院国际化合作平台、海内外校友、学长(朋辈)导师的资源优势和协同效应,构建“境内外—校内外—家校—师生”迎新和入学教育工作机制,全员参与,全时服务,全方位培养,圆满完成本次迎新工作任务和阶段性入学教育工作,赢得新生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借鉴他山之石 打造典礼品牌

为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典礼品牌建设,7月26日下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海外教育学院、斯特灵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典礼品牌创新建设专家讲座,邀请到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何琪蕾主讲。参加讲座人员就入学教育体系、班主任和导师/导生制、全球胜任力培养、外语水平提升、学生团队培养等问题向主讲嘉宾进行了请教。整场讲座气氛热烈、内容丰富实用,进一步拓宽了我校人员视野。通过讲座和对比思考,大家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重点提升的环节,增强了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精细化、品牌化建设的信心。

明确主题方案 全员布置动员

为认真做好2021年迎新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下新生返校要求,确保迎新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海外教育学院制定了详细的迎新工作方案和分工细则。9月2日,院班子召集国合海教迎新工作会议,就迎新工作做具体布置,杜洁院长、许庆荣书记提出要求:一是新生入校疫情防疫要求一定要到位;二以细致周到、用心用情为基调,加强联动、强化落实,确保迎新工作高效完成;三是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创新形式,推动新生入学教育入脑入心;四是加强新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教育,引导新生尽快熟悉并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加强学生专业认知教育和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学工办组织为新生班助、学生干部开展了全面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朋辈作用,提升迎新工作质量。

提前迎新 温暖备至

为确保每一位新同学能顺利报道,学院从今年6月便开始了迎新工作的筹备:进行班主任助理选拔和培训,开展新生班主任培训会议和撰写工作计划,在录取名单公布后第一时间便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组建年级群、专业群、班级群、家长群,开展咨询服务答疑,在开学前便有序组织新生进入迎新系统办理各类事务,力求做到让新生进入校园正式报到时感受到家的温暖。

志愿服务 热情洋溢

9月4日、5日,海外教育学院省外省内新生如约而至,海外教育学院迎新志愿者拉开现场迎新大幕。本次我院团委、学生会的迎新工作,共分为五组:注册组、行李组、后勤组、引导组和拍照组。注册组负责资料的收集与发放,行李组帮助新生运送行李,后勤组统筹协调工作,引导组为新生指引解难,拍照组则拍下现况、留做纪念。尤其是行李组的同学,整装待发,带着同学们厚重的行李和希望,直奔新生宿舍,彰显海教人的热忱和力量。

走访宿舍 关怀备至

迎新期间,国合处处长、海教院院长杜洁,党总支书记许庆荣,海教院副院长邓丽娜,学工办主任桂俊骁,新生班主任王国栋、马蒙越、王朝一、赵雅婷老师走访了新生宿舍,受到了新生们的热烈欢迎。今年,海教院男女同学分别安排到13栋、19B宿舍。宿舍内,老师与新生们亲切交谈,为其解答困惑,缓解不安,帮助新同学尽快适应新环境。领导和老师们的亲自到访,让远离家乡求学的同学们感到关怀备至。

家长讲座交流 合力支撑发展

5日下午,2021级新生家长会在线上如期举行。国合处处长、海教院院长杜洁,党总支书记许庆荣、副院长邓丽娜,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老师及其各科室负责人,国别交流中心负责人、新生班主任和近200位家长参加在线交流。会上,老师们从学校学院介绍、专业建设情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语言学习技巧、学生资助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多方面与学生家长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交流,增进了家长与学院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搭建起了信息共享平台。


开启班级建设凝聚团队意识

班级是学生的第一团队,学生管理和教育从班级开始。 从9月5日开始,2021级各新生班主任即开始与各新生班级见面,举行新生大学第一次班会。在班会中,班主任们向新生介绍成都大学和海外教育学院的情况,组织新生“网友”们线下认识,讲解开学及入学教育阶段、军训的注意事项,强调学校学院和班级的管理规定,收集必要的资料和信息,组织选拔班委团支委干部竞选,鼓励新生把握大学伊始,融入新的团队,互助共进,开启国际化成长的新篇章。进入新的团队,新生们都跃跃欲试,努力展示风采,新的班级,新的团队,呼之欲出。

开学典礼“经典” 显“大平台”“国际范”

9月7日下午,海外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外方合作高校、校内合作学院的领导老师、优秀校友、家长等通过视频发来祝贺。举行聘任仪式为新生专业导师和朋辈导师发放聘书。为中外新生发放校徽、院徽。彭晓琳副校长寄语海外教育学院2021级新生与时代同行,在成都大学最好的发展阶段中,珍惜宝贵时光,充分利用国际化教育平台优势,对中国学生和留学生新生寄予希望,争取更好的明天,成就更好的自己。杜院长用“3S”期望(即“See(观察),Suffer(磨练),Study(研思)”)鼓励新同学学会观察世界,通过体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在磨练中蜕变成长,养成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习惯,在全球化时代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共享型人格和开放性思维,砥砺前行,“雅成大德,恒成大器”。中外新生代表在典礼上用中英双语发言。


在海外教育学院开学典礼上,外方高校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韩国岭南大学、韩国嘉泉大学的领导和老师,校内合作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院领导,海外教育学院出国深造和就业创业毕业生、家长代表等,纷纷录制视频,寄语海外教育学院中外合作项目新生。海外教育学院2021级新生也纷纷发表感言,表达对大学的憧憬和希望。这一份份祝福和憧憬,汇聚成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人才国际化成长的交响乐,共同启迪和激励海外新生新的人生航程。


外方高校祝贺视频

校内合作学院院领导祝贺视频

国外深造、就业创业校友寄语

家长寄语

国合处、海教院教师欢迎新生

海外教育学院中外新生憧憬大学生活

理想信念讲座指引人生道路

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大学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9月8日上午的专题教育中,党总支书记许庆荣从成都大学的发展历程入手,围绕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指出理想信念能够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更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激励同学们要在成大优越的学习环境中认真思考“大学该如何度过”,并从做好学业规划,确立生涯目标,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从如何做到国际化的方面深入浅出地向新生阐述了怎样才能更加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用真实生动的事例明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用亲切真挚的话语鼓励新生在读书学习与社会实践中学以致用、在关心家人与积极劳动中知恩感恩。此外,许书记还鼓励同学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教学管理讲座明确学业规范

9月6日下午,海外教育学院在学术报告厅开展了新生养成教育之教学管理规定讲座。会上邓丽娜副院长介绍了国际理解教育交流课程、雅思课程设置与成都大学11月27日首次专场雅思考试,鼓励同学们进一步深造、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教务办郑颖佳老师讲解了学校各项具体的教学管理规定,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解读、学籍学位管理规定、学业预警管理规定、新生入学资格审查与考试资格审查、补缓考与重修管理规定等。2021级新生们对自己就读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对于学校教学管理规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评奖资助讲座 强化养成教育

新生资助、素质测评是同学们学业过程中的必要环节,9月7日下午,桂俊骁老师、王国栋老师分别展开讲解了资助体系、评奖评优过程,介绍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是对学生在校表现和各方面素质的测定和评价,也是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讲解促成新生养成良好的开端,加强学校管理,共同维护校园学习环境良好氛围,将帮助海外学子们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到大学生活中。


海外项目详解 语言学习导航

9月7日、8日,项目科老师和英语、韩语教研室老师为4个专业的新同学们分项目模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学院300余名新同学分享了合作办学及语言学习的优势与特点。老师们从什么是合作办学,外方合作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入手,就同学们关心的引进课程学习,外方教师授课,毕业升学选择等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并鼓励同学们,利用外教授课、精品课程等机会,学好专业,学好语言,争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新时代大学生。

专业教育讲座明确专业方向

9月8-9日,300名新生分别进行了专业教育。介绍会上,各校内合作学院专业系主任分别介绍了专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相关内容,从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大学学习方法等方面勉励同学们要力学笃行。专业教育既让同学们对本专业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的认知,同时也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惑,使他们更加直面清晰地认识自己未来从事的专业,了解专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专业学习树立清晰的目标,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交流,有利于教与学的顺利开展。

参观国别中心感受异国文化

9月6-9日,学院组织安排了全体新同学参观走访了新西兰交流中心、韩国交流中心和泰国交流中心。2021级的新生分专业、分班级依次来到中心,详细了解新西兰、韩国及泰国的文化及风土人情,了解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韩国嘉泉大学、韩国岭南大学,了解成大对外合作历程,以及各种项目详情。国别中心参观访问,增强了同学们对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韩国嘉泉大学、韩国岭南大学等合作项目的了解。相信海外教育学院的鲜橙们,将借助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平台,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扬好中华文化。

留学生入学教育 在世界的我们倾听成大

9月6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海外教育学院在线举行了海外教育学院2021新生入学教育,生源地为英国、古巴、加纳等国别的留学生新生尽管身在世界各地,都齐聚网络,聆听在成大新学年的第一讲。尽管疫情阻隔,但从今天开始,新一届留学生们将齐聚云端,在成大学习中国文化,碰撞知识与友谊的火花。

迎新和入学教育花絮

设计专业徽记印刻新生院服

新生来校前,海外教育学院组织各专业学长设计海外教育学院各专业独特徽记,海外教育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田海稣亲自指导。专业徽记印在海外教育学院院服上,既有学院特色,又有专业特色和区分度。以下图案中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分别是艺术设计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徽记,设计者分别是艺设中外19唐晗益、工程造价中外20级蔡洪城、电工中外20级刘岑 、广播中外20级杜诏、邓琴和19级宋茂雪等同学。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创意满满,给新生的心意满满,也将给新生带去持续的专业发展引导。

多语议程/喷绘/演讲营造国际化教育氛围

为营造浓厚的国际化教育氛围,海外教育学院在制作迎新喷绘、拟定开学典礼议程、制作开学典礼ppt时,都使用了双语(中文、英语)或者三语(中文、英语、韩语)。院长致辞、主持人主持、中外学生代表发言,都在母语外不同程度加入了英文或中文,让中外师生特别是新生从新学年一开始就不断熟悉适应国际化教育平台的语言教育氛围,习惯于多语种交流思考。

院长赠书:《海鸥乔纳森》

为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每年开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杜洁教授都会选择一本书送给每一位新生。今年的赠书是理查德·巴赫所著《海鸥乔纳森》。这本书讲述了海鸥乔纳森的故事。对海鸥乔纳森来说,飞翔远比吃重要。父母的反对、身体的局限、族人的孤立,都没能阻止它想要飞得更高更远。杜洁院长希望通过引导新生阅读这本书,坚持学习和实践,不断体验“不畏万难,挑战和超越自我”“摆脱信念的枷锁,让天赋自由施展,体验完美状态”“爱”的人生境界。

校院典礼发言中外新生展风采

海外教育学院中外合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周鑫媛同学在学校举行的新生开学典礼发言稿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代表全体新生在学校开学典礼上发言,温润而有力,赢得全场掌声。原高中担任过广播电视台台长的电工专业周若飞同学从海外教育学院征集活动中强势胜出,在学院开学典礼上发言,尽显生动演讲功力。留学生代表、来自英国的瑞秋用令人称道的流利汉语讲述对中国文化、中国语言、成都文化的热爱,表示将做好中英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外学子交流碰撞,在嘤鸣湖畔开启国际化成大的新未来。

励志的“开学第一照

本次迎新设计了“开学第一照”的活动,在9月4日、5日新生报到期间,在新生男女宿舍13栋和19栋B楼下分别摆放了展板和标语,到校的鲜橙们可以在展板上签名或用便利贴留下寄语,拿着精心准备的手举牌合影留念。拍下开学第一照,踏上大学新征程。

给三年/四年后自己的一封信希望和梦想不封存

本次迎新和入学教育中,海外教育学院面向全体新生,倡导撰写“给三年/四年后自己的一封信”。新生踊跃参与,经过慎重思考,落笔写下对大学生活的希冀、目标和坚持的信念。学院收集起大家的信件,进行象征性地封存。封存的信件不封存希望和梦想,更是对新生希望和梦想的美好留存和旁证监督。希望三年/四年毕业时再打开时,希望变成现实,梦想已经开花。

写在最后:8—9月,忙碌而充实的迎新季,海外教育学院2021迎新工作告一段落,入学教育将持续进行。在迎新和入学教育中,温暖和关爱是底色,国际化、宽视野是特色,全员参与、全程服务、全方位引导是工作要求,品牌化、高质量是标准和方向。海外教育学院从获取新生信息的第一刻开始,就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开展系列工作,不断总结、借鉴和创新,力求汇聚教育资源,给新生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引导和最好的开始。引领青年大学生“载梦起航,扬帆海外”,“从这里,走向世界”,海外教育学院将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