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11日,成都大学海外教育学院“2019届毕业设计作品展”在学校美术馆顺利开展,下午2点半在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打包创意2019”毕业颁奖典礼,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6级的同学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毕业典礼。


下午2点,王清远校长、彭晓琳副校长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陪同下在学校美术馆参观了2019届毕业设计作品展,专业教师全程进行了详细讲解。据悉,此次毕业设计作品展将于6月14日结束。



下午2点半,“打包创意2019”毕业颁奖典礼在学术报告厅正式开始。出席本次典礼的领导有成都大学王清远校长、彭晓琳副校长、教务处叶安胜处长,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李文渊院长、李行书记、王锡琴副院长,学生处王涛副处长,校团委刘超副书记,宣传部杨启金老师,海外教育学院杜洁院长、周一书记、邓丽娜副书记,新西兰交流中心柴明老师、骆玲老师,韩国交流中心金成俊老师、罗希老师,韩国籍教师黄俊植老师、金龙求老师、金孝俊老师,美术与设计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的老师们以及海外教育学院2019届毕业生们。
首先,由王清远校长致辞。王校长回顾了成都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过程,他表示,海外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本届毕业生见证了我校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共同迈入中新合作第二个十年,也成为了我校与韩国岭南大学共同培养出的第一批中韩合作办学的毕业生。王校长肯定了同学们的付出,并向毕业生们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然后,进入本次典礼的颁奖环节。本次颁奖环节分为两部分进行,分别是新西兰项目颁奖环节和韩国项目颁奖环节。



今年,成都大学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合作办学项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通过专业教师评审,评出一等奖11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28人,典礼上分别对获奖作品的学生及指导老师进行了表彰。
在“2019年华迪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四川省级赛”中,我院学子荣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好成绩,此次典礼上也分别对4位获奖的学生及指导老师进行了表彰。同时,新西兰交流中心也特别准备了一份“额外”的惊喜,不仅有Wintec媒体艺术学院院长Sam的祝贺视频,还有现金奖励,让获奖同学及指导老师惊呼意外,也在现场掀起了一股小高潮。


成都大学与韩国岭南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工程造价专业通过教师评审,评出“优秀生产实习奖”6人、“优秀设计(论文)奖”6人,“TOPIK考试成绩优异奖”6人。典礼上分别对获奖的学生及优秀指导老师进行了表彰。
今年5月份公布的第63届TOPIK(韩国语能力考试)成绩中,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9届毕业生中有1人取得5级证书,可获得韩国岭南大学全额奖学金,享受留学学费全免的政策。1人取得4级证书,将获得韩国岭南大学70%学费减免的资格。另有8人取得4级证书。在典礼上,韩国交流中心为10位在TOPIK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颁发了奖金。

来自艺术设计专业2016级2班罗儒聪同学作为毕业生代表做了发言,讲述了在成都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三年时间里满满的收获,表达了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依依不舍之情。
颁奖的间歇,多才多艺的同学们也献上了精彩的节目,有同学们设计的服装作品走秀、英文飙歌、小合唱。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在海外教育学院门口合影留念。至此,成都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打包创意2019”毕业颁奖典礼圆满结束。


今天,我们打包了整个海教院的爱
毕业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是满载而归;
那么,
我们的行李中装些什么?
我们即将启程,
将情谊、教诲、历练,
都统统打包;
我们也打包创意,
塞满一箱时光。
如果我们的大学生活,
是满满当当的一箱。
那贴满箱外的标签,
将会是我们前进的指引,
和我们在未来对她的回望。
我们,
来自海外教育学院,
我们,
毕业了。
这段情真意切的告白是来自海外教育学院2019年毕业典礼的前言。
如果说在母校度过了难以忘怀的学生时代;
那么,今天是母校给同学们的最后一课,至此之后结束学生生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翱翔苍穹,前途光明。
如果说在母校学到了弥足珍贵的人生经验;
那么,今天是母校给同学们的崭新一课,由此开启奉献社会之路,勿忘校训之告诫:自爱、自修、自尊、自强。
本次毕业典礼,海外教育学院也呈上了一道独具匠心,爱意满满的创意视觉盛宴,为即将踏出校门的全体同学们加油喝彩、掌声鼓励。
打包创意二O一九,来源于日常的包装箱上的标识,通过日常之物进行全新的立意阐述。 打包一份不一样的成大,打包一份母校的殷切期盼和特别关爱。
母校都将是大家的保护伞,
毕业以后,无论身在何处,你都是母校永远的牵挂。
请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未来的你,无论成败,都不忘初心,积极向上。
这一刻,我们举杯欢庆毕业
祝同学们毕业快乐,前程远大。
请用心珍藏这份毕业礼物
这是母校为大家用心准备的礼物,
所以,也请同学们用心珍藏。
常回母校看看
若是想念我了,
想念后校门的小吃了,
约上朋友,
常回家看看。
不论岁月如何流逝,我们和同学们都拥有共同的记忆,情谊比时间久,比永恒长,每一个人都会遇见千千万万之人,经历千千万万之事,但母校和你携手共同筑建的是人生阶段最可贵最难忘的一段记忆。